中文 ENGLISH

晶合集成:12吋晶圆产能已达11万片/月

2023-06-08

近日,晶合集成公开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截至目前,晶合集成的总产能已达到11万片/月,公司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充产能。


投资者提问称,“OLED、LCD的市场规模的变化对公司扩产计划有何影响?”晶合集成表示,未来OLED的面板将会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因此晶合集成布局 OLED显示驱动芯片势在必行,公司在40nm、28nm制程均布局了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开发计划。


对于市场将DDIC往40nm等更先进技术节点推进的原因,晶合集成指出,目前40nm、28nm的技术迁移主要针对于OLED的显示驱动芯片。并非所有的DDIC都在进行技术迁移,如一些外挂式、大尺寸和触控整合的DDIC的主流工艺水平还是在150nm至55nm之间,技术推进不会造成存货减值。对于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迁移,晶合集成正在与客户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扩充工艺平台,补强公司短板。


关于公司在车规级领域的布局,晶合集成提到,公司在车用芯片领域尚处于初期阶段,其中110nm DDIC已于2023年3月完成AEC-Q100车规级认证,于2023年5月已通过公司客户的汽车12.8英寸显示屏总成可靠性测试,其他几个工艺平台正在验证中。车用芯片分为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前装市场产品需要过车规认证,包括IATF16949和AEC-Q100,验证周期较长。目前公司前装市场产品较少,后装产品已有投片。


另外,晶合集成大力推行材料国产化,在设备方面,积极推动国产设备使用,进一步提升国产设备比例。在材料方面,公司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2022年公司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中有两家均为境内厂商。



资料显示,晶合集成主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致力于研发并应用行业先进的工艺,为客户提供多种制程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与技术发展战略,晶合集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成熟工艺精进开发,多个领域掌握领先的特色工艺,搭建了150nm、110nm、90nm、55nm等制程的研发平台,涵盖了DDIC、CIS、MCU、PMIC、E-Tag、Mini LED以及其他逻辑芯片等领域。


截至目前,晶合集成已实现150nm至90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量产,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客户产品验证。


此外,晶合集成通过持续对研发人才的招聘和培养,组建了由境内外资深专家组成的研发核心团队,其拥有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研发经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38人,占员工总数的16.48%。已取得了176项发明专利,专利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美国、日本等各个国家及地区。


2018年至2021年1-6 月,晶合集成实现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765.95万元、53,336.01万元、151,186.11万元、160,194.97万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90nm制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已经覆盖国际一线客户,且正在积极开发新客户资源。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晶合集成已成为中国大陆收入第三大、12 英寸晶圆代工产能第三大的纯晶圆代工企业(不含外资控股企业)。


来源:集微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