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正式展出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并宣布计划于2027年启动首批装车验证。
据奇瑞官方介绍,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与富锂锰正极材料等前沿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约为当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约180Wh/kg)的3倍以上。装车后,预计可支持电动车实现1200–1300公里的整车续航。该电池还顺利通过针刺、钻孔等极端安全测试,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在去年创新大会上,奇瑞已透露其鲲鹏系列固态电池正在积极研发中,规划于2026年定向运营,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
奇瑞具备电芯与系统全链路的自研自制能力,从材料、电化学体系、电芯设计到系统集成、整车验证与制造,结合大数据应用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起覆盖本征安全、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的完整电池安全体系,致力于打造极致安全的鲲鹏电池。
鲲鹏固态电池在多项关键性能上表现卓越:
能量密度:电芯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大幅领先当前主流液态电池;
安全性:在极端破坏测试后,即使电芯结构受损,仍能维持正常充放电功能;
稳定性:在高低温、高压等苛刻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无安全隐患;
快充性能:支持最高6C快充,电芯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
结构创新:首次采用多截面吸能设计,可实现1秒级快速定向泄压。
奇瑞集团目前产品已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有16个KD工厂与8大研发中心,组建起超过30000人的研发团队,并联合28位首席科学家,构建起覆盖全球、全场景的技术开发与验证体系,致力于打造适应全球复杂用车环境的创新技术平台。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升山在大会现场透露,奇瑞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建设26个海外研发中心,进一步增强本地化开发能力,提升区域市场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户与监管需求。
此外,奇瑞通过瑶光实验室群联动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孵化基金与全球高校资源,并依托开阳创新中心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已与100余所顶尖高校合作开展超过4000项星火课题,持续推动新技术与新专利的产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