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崇阳京钒科技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制造及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项目名称:全钒液流电池制造及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崇阳京钒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湖北崇阳经济开发区京钒现有厂区内
建设性质:改扩建
项目投资:1.2亿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在现有厂区内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制造及固废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含钒固废的处置利用12000吨;年产钒电解液10000m3,钒电池电堆50MW/200MWh,新型储能装备系统集成100MW。
关于京钒科技
京钒科技有限公司始建2004年,2008年起着手钒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试验并取得成功。2013年4月,京钒公司与国家电网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投资建钒电池电解液生产线。钒电池电解液项目分阶段建设,设计年生产能力30000m3电解液预计,总投资2.9亿元。
2016年报道称,我国第一条规模工业化的钒电池电解液生产线成功落户崇阳。在位于石城镇的崇阳京钒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投产前的设备安装,这条生产线投产后,可年产2500m3电解液、1000吨高纯钒。
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亿元,缴纳税收1000万元,年利润1500万元。公司计划5年内完成2.9亿元的总投资,到时生产钒电解液30000m3和高纯钒3000吨,全力推动崇阳钒产业做大做强。
关于崇阳县钒产业
崇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钒业之乡”,2020年报道称,崇阳县境内石煤钒矿石储量丰富,预测资源储量7亿吨,V2O5总量约280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7.3%,占全市总储量的61.1%。全县已查明的钒矿石量3090万吨,V2O5总量约25.57万吨。
钒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有着鲜明特点:崇阳县钒产业发展,经历产业萌芽期(1976-1981年)——工艺改进期(1982-1989年)——起伏徘徊期(1990-1999年)——复苏繁荣期(2000-2008年)——转型发展期(2009-2019年)五个阶段,已有43年发展历程。
从全国最早开展石煤提钒到发展成县支柱产业,从谈钒色变到以钒为荣,从粗糙生产到高新发展,从污染企业到绿色产业,钒产业在历经阵痛中蜕变成长。崇阳钒业经过4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县内支柱产业,也是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
2025年3月22日,崇阳县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开展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涵盖风电开发、储能电站、钒电池整装基地三大板块,总投资超38亿元。
根据协议,运达股份将分两期在崇阳县投资建设总规模为80MW/32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配套400MW风电设施。项目采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具备长时储能、高安全性及环保优势,建成后可为区域电网提供稳定调峰能力,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同步启动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整装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2GWh,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助力崇阳打造华中地区全钒液流储能产业高地。
此次签约的风电+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高度契合崇阳“4+2”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为崇阳打造“中国钒谷”注入强劲动能。